从人的指纹,到干枯的苹果皮,褶皱结构无处不在。在材料科学中,自发形成的随机、无序表面褶皱常常被认为是有害的、需要避免的。但是,人工引入的有序褶皱却可以在材料物性表征、微纳制造、智能表面、柔性器件构筑等领域发挥功能。此前,科研工作者已经可以通过各种方法,在局部范围内很好地实现褶皱在一维方向的有序化,却始终难以在平面二维方向精确调控褶皱的取向和位置。最近,我们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张文明课题组合作,提出了通过程序化曝光,来调控表面褶皱结构的新策略。该策略可以调控二维平面上褶皱的各种参数,包括波长、振幅、方向和位置。该项研究成果以“Regulating surface wrinkles using light”为题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(《国家科学评论》),博士研究生周良围和博士后胡开明为共同第一作者。该研究得到了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。